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发布时间:2020-02-02 08:51    文章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摄影:
分享到: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随着春运的进程,新型冠状病毒被带往全国各地。十天之前,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病毒,会影响到每个中国人的生活。

1 月 21 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了一名发热的患者。

“听说附一已经出现一例新病毒的感染者啦?”

“什么一例,是两例!从武汉回来的”

‘消息灵通’的人们开始到处打探,流言在人们的言语中从南飞到北。

而病房内,比往上更加宁静,护士们只是安静地做着自己的分内事。

当晚结果显示,患者并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市民朋友们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但是院领导凭借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警觉性,马不停蹄地整合发热门诊及感染性疾病科,针对疫情科学合理地进行环境物品及人员安排,全力以赴安排好发热患者,隔离疑似病例与大家奋战在一线工作,保护一方平安。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我想说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

白衣之下,她们是谁的妈妈,又是谁的女儿?

1 月 22 号,原本休息的张小兰和老公一起把儿子送回老家不久,就在群里看到了返岗培训的消息,她二话不说,即刻从霞浦返榕。年纪尚小的孩子是否能明白妈妈此去奔赴的是战场呢?家里长辈虽是担忧也只是再三叮嘱照顾好自己。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张小兰和护长的聊天记录

再过两天就是农历春节了,小兰的先生本想留下陪其一起过年,但是面对未知的病毒,小兰的心里没有底,如果自己感染了再传染给先生怎么办!想到这,小兰只好把先生“赶”了出来。幸好先生全力支持,回到老家安抚老人照顾小孩。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小兰的先生支持其工作

怕吗?

张小兰说道:“现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上下班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做好防护,没什么怕的!”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小兰姐和公平主任合影

1 月 23 号,感染科组织进行防护加强培训,再次进入病房的医护人员都戴着防护口罩、护目镜+面屏,穿着防护服,从头到脚裹的严严实实的。刚刚加入工作不到两年的谢建宁护士说:“这个场景我只在电视电影里见过啊,印象最深的就是生化危机了。”这个笑话太冷,但大家还是给面子的笑了。心里害怕吗?心里也会怕吧,但是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抱怨,没有一个人说退却,反倒还不断地安慰偷偷哭泣的被隔离患者。即使言语在这个时候显得苍白无力,但他们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安抚患者“有我们在。”“排查出来的也多是季节性流感的多。”透过隔离病房的窗户望向外面,来来往往的多是医务人员,建宁说:“新年的愿望就是早日结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谢建宁的心声

1 24 号,农历己亥猪年最后一天。除夕夜并没有因为病毒的阻拦而放缓脚步。工作第三年的护士刘凌燕前两年春节都恰逢值班。往年过年虽然有值班,但是还是能和爸妈团圆。今年原本早早就打算 24 号回家的她,今年只能把哥哥赶回家陪父母。。“爸爸妈妈对不起,不能回家陪你们。但要相信,我既然能照顾好病人,也能照顾好自己。”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凌燕和父亲聊天截图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凌燕年夜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传说在古代中国人燃放炮竹是为了驱祟辟邪,但对抗病毒,还是要靠专业的医务人员。纵使医务人员白衣加身,与死神抢人,终究仍是肉体凡胎。护士刘小红,发烧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从头到尾的防护也阻隔不了病毒传染了吗?在普通民众得知同地区有疑似病人可能就被吓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其他同事仍照常工作,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怯懦。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刘小红护士即将返岗工作

1 月 25 号,庚子鼠年大年初一,新年新气象,小红护士的检查结果为阴性,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同事没被感染上,做好防护,病毒就没那么容易传染。大家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做好防护,相信在不久之后,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了。大家都更有干劲了!

1 月 26 日,大年初二。

中国人的习俗,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的日子。往年的今天,护士长会尽可能的让已婚的姐姐们休息,而今年,情况特殊,全员待命。“若有召,召必回。”疫情就是命令,在上班的人中发现了本应该在休假的新娘子赵启星。刚刚完婚不久的,因为科室需要,婚假还没有结束的她,提前结束假期。她说“科室需要我,我就要回来!初二回娘家嘛,这就是我的家。”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赵启星护士提前结束婚假

1 月 27 日,连日来的淅淅沥沥的雨停了。赵建铭护长感冒初愈,就立马请战出征,天亮时分就背好了行囊,前往武汉。每一个人都满怀不舍,希望护士长早日平安归来。护士长家闺女的一份《致我“庸医”妈妈的控诉书》,更是令每个看到的同事动容落泪。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长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着想,满心装着科室里的患者。越是危险时刻,越见责任担当;越是危急之时,越显大爱无疆。

『附一抗疫』疫情之下的 168 小时
致我的“庸医”妈妈的控诉书

陈玲玲护士说:“和赴武汉的相比,我们真的没有什么特殊的了。”

是的,我们一点也不特殊。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上了一身白衣,做着一份不一样的工作,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与死神抢人

......

战争还在继续,我们每个人都在战斗。

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你没有听过名字的人,他们默默奉献,冲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

虽然我们没有孙大圣的金箍棒,没有猪悟能的九齿钉耙,没有沙和尚的降妖宝杖;但是我们有科学有效的方法,奋不顾身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我们会打败任何妖(冠)魔(状)鬼(病)怪(毒)。    

向奋斗在一线中的人们致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