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8年,全球新发肝癌约84万例,中国约占46.7%。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肝癌患者大部分具备乙肝背景,且诊断时大多数处于中晚期,预后相对较差且死亡率较高。我国乙肝以及肝癌防治形势严峻。为进一步推广国家卫健委《2030年消除肝炎白皮书计划》,优化乙肝相关治疗,3月21日上午,“肝炎消除项目会议”在福州举办。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秘书洪荣涛致辞。他表示,我省将加强与中国健康促进会中心合作,办好肝炎防治培训、义诊、现场筛查,做好传染病公共卫生安全,遏制肝炎。
福建省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山鹰致辞。他要求,目前,乙肝丙肝的诊断治疗率还比较低,各界人士尤其是从事相关感染科专业医务人员,要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希望大家通过学术活动,进一步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康德智院长致辞。他表示,当下,乙肝以及肝癌防治形势严峻,这不仅是学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中国是肝癌高发国,福建更是高发区,肝癌的基础是肝炎,希望大家主动在《2030年消除肝炎白皮书计划》中找到自己的责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4年就成立了肝内科和肝外科联合的肝病中心,定期会举行疑难肝癌病例MDT,即将开业的滨海新城医院有200张感染性疾病病床,致力于将感染科打造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科室。
专家授课环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肝内科主任朱月永作了题为《2020肝炎万里行回顾及202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朱月永回顾了2020肝炎万里行我院开展的肝炎防治和科普工作,并阐述了2021年的工作计划。
广州中山三院副院长崇雨田进行了《2019版指南更新要点》的解读。他介绍,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乙肝孕妇要做好母婴阻断,婴儿感染率可以为零,并呼吁关注乙肝合并糖尿病、乙肝合并高血压患者群体。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外科肖治宇教授作了题为《从源头谈起:HBV-HCC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获益》的报告。他介绍,乙型肝炎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肝癌5年生存率非常低,抗病毒治疗可以保障肝癌治疗的顺利进行,降低患者术后5年肝癌复发风险,并改善患者总体存活率。
福建省立医院林志辉教授则表示,消除肝炎需要消化肝病工作者一起不断努力,除了关注肝炎,还要及时预防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和脂肪肝。
学术报告后,专家们开始了精彩的讨论环节。潘金水博士介绍了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对于降低肝癌发生率的益处;王少杨博士则表示,应从预防的角度整治肝炎,发挥目前乙肝和丙肝两者治疗优势,探讨的共同努力的方向;陈薇副主任医师则介绍了我院肝病中心肝内科如何更好构建肝病患者的规范治疗及队列管理工作。
52区肝病中心肝内科 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