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为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关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多学科诊疗团队在3月18日至3月22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以“健康睡眠 优先之选”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
专家科普,健康同行
睡眠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睡眠质量普遍欠佳,近2亿中国人受到打呼噜、失眠等问题的困扰。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睡眠健康的重要性,附一医院睡眠多学科诊疗团队在义诊活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公众普及睡眠健康知识。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打呼噜、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常见问题的危害及应对方法。例如,打呼噜不仅仅是“睡得香”的表现,它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信号,长期不治疗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甚至增加猝死风险等等。
此外,团队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了睡眠科普文章,内容涵盖“哪些人容易患有SAHS”“ SAHS的临床表现及危害”“如何诊断SAHS及治疗”等,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关注和转发。许多市民表示:“原来睡眠问题不仅仅是睡不着这么简单,它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深远影响!”
3.18茶亭院区大型公益义诊活动
3月18日上午9点,附一医院茶亭院区门诊大厅人头攒动,义诊活动准时开始。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血管内科、中医科、内分泌科及口腔科等多学科的专家齐聚一堂,为市民提供免费测血压、睡眠相关咨询和初步筛查等服务。
病例一:长期打呼噜,竟是健康“隐形杀手”
一位61岁的男性患者因长期打呼噜、白天嗜睡前来咨询。他自述晚上睡觉时经常被憋醒,白天工作时总是昏昏欲睡,甚至开车时也会不自觉地打瞌睡。经过专家的详细问诊和初步检查,考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能性大。
专家解释,这种疾病会导致夜间反复缺氧,长期不治疗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针对他的情况,福建省睡眠呼吸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林其昌主任医师建议其住院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等治疗。患者听后感慨道:“原来打呼噜这么危险,幸亏今天来咨询了!”
病例二:鼻塞、打呼噜,竟是鼻中隔偏曲惹的祸
一位32岁的女性患者因长期鼻塞、打呼噜前来咨询。她自述近年来鼻塞症状逐渐加重,尤其是夜间睡觉时,常常因为呼吸不畅而醒来,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患者的鼻中隔明显偏曲,导致鼻腔通气不畅,进而引发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国郝主任医师建议其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从而缓解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患者表示:“一直以为鼻塞是小问题,没想到会影响睡眠,甚至危害健康!”
3.21滨海院区健康大讲堂与多学科义诊
3月21日上午,附一医院滨海院区门诊大厅内人头攒动,一场以“健康睡眠,优先之选”为主题的华福健康大讲堂暨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科普讲座:OSAHS多脏器损害
活动伊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碧瑛副主任医师为现场患者带来了一场题为“OSAHS多脏器损害”的科普讲座。王碧瑛副主任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成因、危害及治疗方法。她指出,OSAHS不仅会导致夜间反复缺氧,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多脏器损害,严重时甚至增加猝死风险。她特别强调了早期筛查和干预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关注睡眠健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多学科义诊:专家齐聚,守护健康
讲座结束后,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专家们为市民提供了免费咨询和初步筛查服务。
病例一:OSAHS引发高血压
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因长期打呼噜、白天嗜睡前来咨询。她自述近年来血压逐渐升高,即使服用降压药也难以控制。经过专家的详细问诊和初步检查,确诊其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专家解释,OSAHS会导致夜间反复缺氧,进而引发血压升高。针对她的情况,专家建议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患者表示:“原来我的高血压和打呼噜有关,今天真是受益匪浅!”
3.21茶亭院区员工关爱活动与科普讲座
3月21日中午,附一医院茶亭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示教室内座无虚席,一场以“午间焕能,依枕好眠”为主题的员工关爱活动暨科普讲座正在举行。
员工关爱活动:午间焕能,依枕好眠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医院特别举办了“午间焕能,依枕好眠”员工关爱活动。活动现场准备了舒适的休息区和助眠小礼品,帮助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舒适。许多医务人员表示:“这样的活动太贴心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医院的关怀!”
科普讲座:关注睡眠健康,远离睡眠障碍
随后,曾爱明医师为在场的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题为“关注睡眠健康,远离睡眠障碍”的科普讲座。她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讲解了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危害及应对方法。曾医师指出,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常常面临睡眠问题,这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医疗安全。她呼吁大家关注自身睡眠健康,并分享了改善睡眠质量的小技巧,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
讲座结束后,现场医务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积极与曾医师互动交流。一位护士长感慨道:“平时总是忙于照顾患者,却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今天的讲座让我意识到,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3.22社区科普之行:共筑睡眠健康防线
3月22日上午,附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团队走进了福州市台江区后洲街道汀州社区,一场以“从鼾声到窒息——认识睡眠呼吸暂停”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及健康咨询宣传活动盛大开启,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
科普讲座:深度剖析睡眠呼吸暂停
活动开场,附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曾爱明医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睡眠科普讲座。曾医师运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鼾症的成因、危害及治疗方法。
她着重指出,打呼噜绝非“睡得香”的简单表现,极有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OSA)”发出的危险信号。一旦患上OSA,夜间就会反复出现缺氧状况,倘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多脏器损害便会接踵而至,严重时甚至会增加猝死风险。曾医师还特别强调了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关键意义,呼吁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睡眠健康,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咨询:专家坐阵,守护健康
讲座结束后,附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公平主任医师、王碧瑛副主任医师等专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免费的健康咨询服务。
病例一:呼吸机的精准调试与保养指导
一位曾在附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被诊断为“重度OSAHS”的女性中老年患者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她曾规律佩戴呼吸机,但自觉呼吸机声音太大已停止呼吸机治疗一段时间,近期感觉白天嗜睡开始加重。我院医护团队立刻为她进行了呼吸机参数的精准调整,并对呼吸机进行了全面的消毒保养。团队还反复叮嘱她,一定要长期正确佩戴呼吸机,并且定期前往门诊进行随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性。患者感动地说:“附一的医护人员太贴心了,不仅帮我把呼吸机调试好了,还耐心教我怎么保养,太谢谢你们了!”
此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建铭等人还为居民提供了血氧测量、血糖检测等服务,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睡眠健康,未来可期
此次双院区联动及社区活动不仅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了专业的睡眠健康服务,更让大家意识到睡眠健康的重要性。附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碧瑛副主任医师表示:“睡眠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生活质量的体现,它还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帮助更多人关注睡眠健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附一医院睡眠多学科诊疗团队即将引入多项睡眠诊疗新技术,如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这些新技术将大大提高睡眠疾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便捷的医疗服务。
如果您或家人正被睡眠问题困扰,欢迎关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公众号,获取更多健康资讯和诊疗信息。我们定期发布睡眠健康科普知识、专家讲座信息以及最新诊疗技术动态,帮助您和家人长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