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最后一天,当大家还沉浸在小长假中,晒着雪景、美食,畅想着以何种方式迎接新年钟声到来的时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的医护团队早已顶着凛冽的寒风准时到岗,开始了一天紧张的交班、查房、治疗和护理工作。
来自著名侨乡的王老伯(化名)因肿瘤术后并发间质性肺炎、呼吸衰竭转至重症医学科二区,其子女常年在国外经商,往返不便,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较高,无形中给医疗团队的治疗带来压力,因此沟通更需要技巧。治疗团队不断的优化方案,抓住王老伯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症结,强化治疗。随着渗出病灶不断吸收,可怕的“白肺”也逐渐散去,肺部慢慢恢复到原来的本色,患者病情转危为安。可当让王老伯转回普通病房时,他却不肯了,连孩子们的动员都不听,“不要把我迁出去,我愿意待在这里!”王老伯倔强地说。看来,王老伯已经充分信任、“爱”上了重症二区的医护团队。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生只好跟他约定,每隔一到两天去病房看他一次,协助调整治疗方案,直到他康复出院为止,老人家这才放心地迁出重症医学科。临近新年,当医生再次去随访时,王老伯和家人说不完的感谢、道不尽的救命之恩,让寒冷的冬天瞬间充满暖意,如同一缕阳光照进心田,大家说心怎么都有点“澎湃”了!是啊,生命无价,平时的辛劳又算得了什么呢?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理解和爱是相互的,当你真心付出,终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小吴是某地大型车祸外伤的唯一幸存者,在当地某三甲医院ICU抢救,因肺部感染了全耐药的致病菌,在尝试了各种抗感染方案,甚至用上“最强”的抗菌药物后,每天依然高热不退、神志昏迷,医疗组无可奈何,只得“望菌兴叹”,家属也是束手无策!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在当地医院上班的小陈医生给家属出了个主意,建议病人转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治疗,“那里的医生可能会有办法,他们成功救治了许多类似的病例!”小陈医生在规范化培训阶段曾在我院ICU轮转学习,他的话打动了患者家属,家属抱着最后再拼一把的念头,通过省ICU质控中心平台预约了床位,转诊到我院ICU二区。“这种病例的治疗难点在隔离、在手卫生执行力、在气道管理、在营养支持和调节免疫治疗”,围着主管医生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的家属们一脸惊愕,这些简单、平常的措施能管用吗?不是要用最贵最好的抗菌药物吗?不用最新最好最强的药物能让患者转危为安吗?主管医生耐心解释到:“用好抗菌药物是很重要,但不能仅仅依靠它,我们是给病人治病,先治人后治菌,不是只管控制病菌、忽视病人管理,要有整体观、大局观,不能被耐药菌挡住了所有视野、一叶障目!”家属将信将疑。医护团队一刻都没有放松,严格做好床边隔离、严格手卫生的执行率和准确率、气道管理,逐步调节好患者的营养和免疫功能,一天、两天……十天,奇迹出现了,患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利迁出ICU二区,转至康复科继续康复治疗,这过程仅仅十天!出科后团队成员继续跟踪随访,手把手地指导家属为患者拍背、控制体位、落实防误吸措施……现在患者神志进一步清醒,可以说话、听音乐玩手机了!“附一医院真的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你们真棒!”家属激动地说。
“做一名医生要有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这是优秀共产党员、我院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慕容慎行主任在给每一年新员工培训时说的话,朴实的话语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一个附一人的脑海里。在ICU二区的日常运行管理中,无论周末或是节假日,医护人员每天都如常进行(夜)查房,确保患者病情观察不断档,做到处理及时,应对有力,时刻抠细节促提升,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如今慕容主任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传承,在一代又一代的附一人身上发扬光大,体现在我们用心服务每一个患者的行动中,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滴滴点点上,让患者不再孤独无助,让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落到实处、让暖心服务有了真正的内涵!
重症医学科二区 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