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网上正能量 唱响爱国主旋律
信息来源:党建网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7975661954695031914&item_id=17975661954695031914
原文发布时间:2020-01-17 转载时间:2020-01-19
近来,伴随《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的印发,各地区各部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展开相关部署,一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接续铺开、再掀高潮。爱国主义如同旗帜,飘扬在历史进步的舞台上,挥舞在社会实践的浪潮中,始终是团结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内生力量,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进取的精神内核。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性内涵。《纲要》明确指出,要“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这是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的重要部署。关注和回应网络空间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问题,不仅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题中之义,更是全面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然之举。
其一,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当前,网络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全球性力量,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时代。新时代,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的凝聚动员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网络空间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及时作出技术性调整,既要紧密对接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以技术变革为进路,坚持知国之理、爱国之情、报国之行相贯通,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容、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纪录片、微电影等,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也要积极改变传统逻辑,遵循技术的程序性思维和符号化表达,涵盖线上和线下两大话语体系,融合传统与现代两种传播模式,以全方位地彰显中国精神。
其二,打造爱国主义数字建设工程。确然,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有着稳定的文化模式和民族品格,如同血脉和基因自在自发地流动在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之中。但是,伴随技术和社会的变迁,网络信息社会的自由开放和虚拟隐蔽,在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同时,也离散着社会群体的心理认同,挑战并威胁着爱国主义的时代意义。网络空间爱国情怀的技术性生成,将伴随信息平台多元价值的碰撞和多样文化的冲突。正所谓“知之甚深,爱之愈切”,只有全面深入地接收庞杂繁多的信息流,才能客观而准确地获取第一手感性信息资源,进而科学分析信息符号背后的利益归属,以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为爱国认识的飞跃创造条件。为此,我们要时刻警醒网络空间多元价值的离散风险,积极占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网络阵地,实施爱国主义数字建设工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与网络传播的有机结合,打造绿色、平衡、和谐、优序的网络精神文明。
其三,拓展爱国主义网络教育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新媒体时代的强势推进,携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效果之积威和传播内容之多元,实现了传播形式的现代转型。然而,在现代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其矛盾的复杂性和问题的特殊性时刻威胁着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挑战着中国人民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为此,网络空间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积极创新传播载体手段,广泛运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充分开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发挥好“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的教育作用,唯有此,才能生动活泼、优质高效地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时代,因由信息的高速流转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和互动,民众也因此获取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世界展开全新的探索和解读。然而,我们始终相信,通过信息比较而获取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才是网络空间真正凝聚爱国力量的情感源泉。
其四,优化爱国主义网络育人生态。面对复杂多元的网络生态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必须正视技术变迁带来的社会转型,爱国主义的精神养成必须遵循网络社会的文化边界,既要自觉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也要积极果敢地汲取世界文明之精华。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协调,这是时代发起的追问。事实表明,网络信息技术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条件,为我们立足民族、面向世界搭建了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只有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依法依规进行综合治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言行,不断优化爱国主义网络育人生态,才能更广泛地汇聚正能量、传递真声音。网络空间既是我们探讨如何为爱国主义传统注入时代元素的话语空间,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与时俱进,保持民族特色,融入世界的实践场域。积极建构爱国主义逻辑的空间程序、全力遏制网络精神雾霾,不仅是营造网络良好生态的时代要求,更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