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引起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已日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系统疾病,也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从上、下肢的情况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远远超过上肢。虽然大多数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没有症状,但在他们身上发生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却增加2~4倍、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20%~60%、脑卒中的危险增加约40%,并且10年内的死亡危险为非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6倍。国外研究表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远高于截肢,所以“病在腿上,险在心上”。
下肢动脉硬化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者可达20%。下肢动脉硬化疾病可有多种急、慢性临床表现,下肢缺血程度取决于病变侵犯的部位,形成狭窄的进程快慢,是否已有侧支循环形成等因素,当下肢处于休息状态下时,减少的血流尚能应付低耗氧需要,当下肢运动和承受负荷时,耗氧增加,诱发缺血症状。所以,最典型的症状是步行一段时会出现下肢疼痛,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此称为“间歇性跛行”。疼痛也可发生于下腰、臀、髂、大腿后侧或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时伴阳痿。当下肢慢性缺血时,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骨质疏松、肌萎缩、毛发脱落、指甲增厚和变形。后期患者可出现静息痛,丧失劳动能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然而下肢动脉硬化疾病患者只有10%有症状,想用早期症状和身体不适现象判断病变是很困难的,50%~90%的有明显间跛史的老年病人常把步行困难看成年龄老化的正常结果而不主动求医,以至就诊时已进入静息期甚至坏疽期,这使得该病难以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故诊断下肢动脉疾病往往需要多种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早期病变,其中,血管造影是检查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近年来辅助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方法还包括: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反射波增强指数(AI)、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双功能彩超、计算机断层扫描(CTA)、核磁共振(MRA)等。而ABI和PWV的无创、简捷、价廉、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好已经成为下肢血管病筛查的首选,这两者综合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使病人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管状况,以便早预防、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