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消化内科成功举办炎症性肠病跨学科研讨班
发布时间:2011-06-10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消化内科成功举办炎症性肠病跨学科研讨班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是一组与免疫异常有关的疾病,目前因缺乏特效的根治手段,病情迁延、反复,常常成为临床难以处理的问题。
  2011年5月27日至29日,我院消化内科整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及福建省消化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活动,广邀全省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及影像科同行,在福州于山宾馆成功举办了一期令人耳目一新的跨学科“炎症性肠病研讨班”。此次研讨班不仅安排了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还邀请了国内久负盛名的外科专家、中西医结合及影像学专业的专家共同就炎症性肠病进行专题探讨,其中一些内容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关注。
  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克罗恩病如何进行有效治疗”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克罗恩病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最终需要外科治疗,但该病的炎症反应又影响外科创伤的愈合,如何选择手术的最佳时机,成为内外科医生共同关注又深感困惑的问题。本次学习班专程邀请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院普外科朱维鸣教授介绍了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及营养支持技巧,其大量生动的病例及成功救治经验令与会同道拓展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会上,省内最早、国内较早开展胶囊内镜检查的内镜专家、厦门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一医院郑建玮教授分享了自己应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特别是炎症性肠病方面的丰富诊治经验;我省著名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家、名老中医传承人、省二人民医院柯晓教授则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角度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提出了一些令与会者受益匪浅的独特观点;我院消化内科庄则豪副教授介绍了免疫抑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经验和教训,为我省同道所关心及顾虑的药物副作用及其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影像科郑贤应副主任医师结合我院的丰富实践经验,介绍了CT和MRI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及优势。此外,王承党、庄则豪及范华博士等还组织与会同道对我院诊治的1例疑难复杂病例进行了热烈讨论。该病例一波三折的诊治过程及所涉及众多临床问题的综合决策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和踊跃发言,成为一场成功的临床诊治策略推演。
  此次研讨班吸引了全省各地多学科近百位同道参会,全场互动激烈、妙趣横生,其专业纵深度、学科广度及学术综合性均创我院消化内科主办继续教育项目10余年来之新高,更是一次学术交流新形式的成功尝试,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肯定。
  据悉,作为福建省消化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的组长单位,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在王承党教授的带领下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多方位的学术研究和推广,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