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15公分的脊髓内肿瘤  神经外科教授妙手摘除
发布时间:2011-11-30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15公分的脊髓内肿瘤  神经外科教授妙手摘除

  日前,我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脊髓内肿瘤切除手术,术后患者双下肢可活动,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来自革命老区龙岩的学生邱某,3年来因反复双下肢麻木、乏力而四处求医,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令其灰心的是尽管四处求医,服药无数,患者及家属仍不知道究竟得了什么病,给这个幸福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两周前,因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做颈胸部磁共振,发现脊髓中间长了个瘤子,长约10多公分。脊髓是大脑通向全身的“总电缆”,髓内肿瘤就好像这电缆中的“电阻”,要手术切除就要切开这条“神经电缆”,手术风险很大,可能引起下肢瘫痪。但因当地医院较少开展此类手术,医生建议家属到大医院求诊。经多方打听,患者及家属怀着最后的希望,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求诊。
  我院神经外科林志雄教授、梅文忠副教授带领的医疗组接诊后,经过详细询问病史、看片及全科室多次讨论,一致认为虽然该瘤子手术风险很大,可能引起下肢瘫痪,但是如果不手术的话,随着病变的发展,引起下肢瘫痪的机率更大。为了慎重起见,治疗组把患者拍的片子传给北京天坛医院相关专家会诊,专家考虑脊髓内病变为炎症肉芽肿(结核性)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肿瘤可能。由于病变性质不明确,经过与患者家属多次沟通,患者家属要求先取一小块病变进行化验,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发现肿瘤为良性的可能性大,由于肿瘤大,切取一小块下来化验后,涌出的瘤子很有可能进一步影响脊髓功能,导致下肢瘫痪。为此,手术台上的医生只能临时改变手术方案,以直接切除做为首选方案。手术医生马上与患者家属再次充分沟通,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决定直接切除瘤子。
  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奋战,林志雄教授等医生以精湛的技术,成功地将肿瘤完全切除,手术后测量发现肿瘤长达15cm(如图所示)。术后患者双下肢可活动,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15公分的脊髓内肿瘤  神经外科教授妙手摘除


图为切除的肿瘤

链接相关医学背景:

  1、椎管内肿瘤可分为髓内肿瘤和髓外硬膜内肿瘤,他们虽然都位于椎管内,但症状表现、治疗风险及预后均不一样。
  髓外硬膜内肿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痛的症状(如电击、烧灼、刀割或撕裂样疼痛,咳嗽、排便或用力等加腹压动作可使疼痛加剧,改变体位可使症状减轻或加重)或局限性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下肢远端向上发展至受压节段。
  髓内肿瘤则较少有神经根症状,且部位不明确。早期出现病变节段支配区分离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肛门区感觉保留至最后受累。
  2、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对脊髓髓内肿瘤的了解不够,同时,手术条件有限,切除肿瘤可能会导致瘫痪,大小便障碍及呼吸功能障碍,因此,许多神经外科医师望而却步,一般多倾向于保守治疗,采取切除椎板减压,活检、继之放疗。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脊髓内肿瘤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室管膜瘤在脊髓中央管内上下生长,边界清楚,表面有细微假性包膜,质地软,血液供应中等。尽管手术切除难度大,但是在显微镜下,有经验的医生可做到肿瘤全切除而较少损伤脊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