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解除急性大肠梗阻的应急手段——内镜下肠道支架及梗阻导管置入术
发布时间:2012-02-21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解除急性大肠梗阻的应急手段——内镜下肠道支架及梗阻导管置入术

  急性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症,虽说常见,但此病却非易治,即使在医学昌明的今天,急性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可高达5%~10%,若再因梗阻严重、时间过久发生肠坏死,死亡率还要翻倍。
  从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来说,可以是肠道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引起肠道动力障碍或血管闭塞致肠缺血等非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梗阻,但更常见的是肠管本身病变、肠外压迫或肠内异物阻塞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在机械性肠梗阻中,大肠癌和严重肠道炎症引起的肠管本身病变又是其中最常见的两个原因。
  对于大肠癌而言,切除肿瘤通常是最佳方案,但这需要精心的术前准备。通常经过充分术前准备的大肠癌根治手术死亡率是低于5%的,然而急性大肠梗阻的病人往往全身情况很差,在急诊条件下又无法进行充分的术前肠道清洁和其它准备,其手术死亡率则高达20%以上,假使手术成功,术后出现并发症机会的还有50%左右。如果能先想办法暂时通畅肠道,即使只是部分通畅,都有利于减轻肠腔内的压力、改善局部和血液循环,使肠壁水肿缓解,还可以进行较好的肠道清洁,大大增加手术成功的机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内镜下介入治疗为暂时解除急性肠梗阻提供了可能,其中经内镜肠道金属支架放置及肠梗阻导管置入是最为成熟的两种手段。
  内镜下放置的肠道金属支架采用特殊的合金编织成网格状,在释放之前放置于较细的推送管中,经过一系列内镜下的扩张技术,可以通过狭窄的肠段,释放后支架会迅速膨胀为有一定口径的管状,将梗阻的狭窄肠段撑开,恢复肠道的通畅。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解除急性肠梗阻,迅速缓解患者因肠梗阻引起的腹胀,排出肠内积气积便,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肠道准备条件。但是,金属支架的费用相对较高,且部分患者肠腔内粪便蓄积时间太久,已硬结成块,短时间内又将堵塞支架所形成的通道,还需再次内镜下处理,甚至还会因此出现支架移位,使治疗前功尽弃。另外,普通的肠道金属支架一般是不可回收的,一经放置通常难以再经内镜取出。对肠癌患者而言这并不是个问题,因为如果肠癌适合手术治疗,可以在手术时将其与肿瘤一并取出;如果肠癌已到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至少可以通过支架开放肠腔通畅,患者在有限的剩余生命中通过留置的支架能自行排便,保证较好的生活质量。但对炎症性肠病或其他良性病变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一个不能取出的支架在肠道长时间存留将影响病变的愈合,并可能因金属与肠壁的长时间接触引起息肉增生、出血等其它问题。肠梗阻导管是一种特殊硅橡胶制成的导管,对肠道无刺激性,价格相对便宜。导管长1.2 m、外径7.3mm,导管由内管及外管组成,外管的头端带有1个气囊。在插入导管前,先通过灌肠的办法将梗阻肠段靠近肛门一侧的肠腔清洁,然后通过结肠镜插入至肠段狭窄部位,经过一些设备将狭窄肠段稍微扩张后送入肠梗阻导管,当导管的气囊部分越过狭窄部位后通过注气或注水将气囊撑开,由于膨胀后的气囊直径远大于狭窄的肠腔口径,导管就不会滑脱出来。
  此时,通过留在肛门外的导管开口,可以持续进行肠腔吸引,吸出积气及液状粪质,而对质硬的粪块还可以通过灌肠液浸泡使之变软,再通过反复肠腔冲洗将其排出肠道。在负压吸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吸引孔被肠道黏膜封住、无法继续吸引的情况,由于肠梗阻导管有内管及外管的特殊设计,在两管之间有可充气的通道,在保持内管持续吸引的同时,可以通过外管的充气通道注气,推开贴附在吸引孔上的肠黏膜,无需因充气而在吸引管末端反复接拔引流袋,可以有效地保持导管引流的持续通畅;同时内管配有双通接头,再配合灌肠机,可以一侧灌入灌肠液一侧吸引,使用更加方便。在梗阻解除后,肠梗阻导管气囊中的水或气体可以吸出,气囊变瘪后导管就可以很方便地取出,对良性疾病引起的肠梗阻更为适用。
  当然,内镜下支架或肠梗阻导管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在梗阻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极细的导丝都无法插入,支架及导管是不能放置的,而且急性肠梗阻时肠壁常严重水肿、变薄,而支架、导管及扩张设备都有一定的硬度,置入过程仍存在穿破肠管引起肠穿孔并加重病情的风险,但是考虑到支架或导管的置入对急性大肠梗阻立竿见影的疗效,通畅肠管的利远远大于弊,冒这样的风险仍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