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淋巴水肿的诊治
发布时间:2012-09-27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淋巴水肿的诊治

  淋巴水肿指的是机体因组织液和淋巴液因淋巴通道病理因素阻塞引起的一系列肢体肿胀,其表现为上肢、下肢或头面部的水肿。依其病因,一般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的淋巴水肿。由于淋巴系统的解剖与病理、生理学上的特殊,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不多且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病因:
  淋巴水肿依病因分可简单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指临床上未见有明显病因的淋巴水肿,大多是因淋巴管发育异常等原因所致的肢体淋巴肿;后者是相对于前者所提出的,此类型淋巴肿大多有较明确的病因,往往继发于恶性肿瘤淋巴清扫手术后比如乳癌、盆腔肿瘤等以及慢性炎症、外伤、放射治疗后。
  二、临床表现:
  肢体淋巴水肿初起时均表现为凹陷性水肿,随着病情的迁延,渗出的水分、蛋白质、迁移的免疫细胞、红细胞等在细胞间隙和淋巴管中聚集,并渐产生纤维化,使得皮下组织增厚,反而不呈凹陷性水肿。晚期的淋巴肿可于皮肤上见到有角质丘疹与苔藓样变等特征样改变。淋巴水肿还常因淋巴管堵塞导致并发细菌感染,肢体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一般来说,淋巴水肿可依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级:

淋巴水肿的诊治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继发性的淋巴水肿根据病史与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原发性的淋巴肿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再结合淋巴ECT显像,一般也可诊断。有时,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并协助治疗,还要行淋巴管直接造影,只不过后者会导致淋巴管损伤,有加剧淋巴管堵塞的风险。
  淋巴水肿应与肢体的其它原因水肿相鉴别,最主要是与静脉性水肿和脂肪水肿相区别。静脉性水肿也呈凹陷性,也表现为足部、踝部肿胀,这点与淋巴水肿相类似,但静脉水肿一般来说,触摸其皮肤,感觉会较软,不像淋巴水肿那样如揉生面团一样,而且肢体抬高后水肿可以明显的改善,这点与淋巴水肿有很大的不同。在晚期,静脉水肿皮肤多有色素沉着,有的可有皮肤糜烂或溃疡,而淋巴水肿多表现为皮肤增厚、角化,表面有疣状物增生。脂肪水肿多发于青春期,多为双侧对称的,皮肤一般正常,没有溃破等改变,触摸皮肤一般为柔软的感觉,与前两者不同。
  四、治疗:
     治疗方面包括有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方面,提倡综合治疗,单纯的任一疗法均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非手术治疗:
  1、物理方法:
  ⑴抬高患肢:慢性的淋巴水肿在早期皮下组织未发生纤维化改变时,局部的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的方法得以缓解。方法是病人躺在床上,以最舒适的姿势将患肢抬高30-45度,一般在3到5天后可有明显的效果。院外病人有时难以坚持,因此有学者建议用10到20公分的木块垫在床脚来治疗下肢的淋巴肿,此方法较为简便易行,容易为病人接受。
  ⑵气压治疗:使用循序压力泵进行间歇性气压治疗,就是将患肢置于袖套内,依靠每一部位的间歇性充分、放气来治疗肢体水肿,对淋巴水肿有一定的疗效。此方法在国外已使用有几十年的历史,因需要特殊的设备,适合于在医院内使用。现也有小型的家用机器,但费用较高。
  ⑶人工促进淋巴液回流:就是用特殊的按摩手法来促进淋巴液回流。将肢体分为几个象限,先按摩健侧,从近心端向远心端逐一按摩每一区域,每个病变区按摩却要按从远心侧至近心侧这样的顺序,以利于皮下的淋巴液回流。手法要求轻柔,只要按摩表浅的部位,这有别于平时我们的深度按摩。方法得当时可有较好的效果。
  ⑷弹力压迫:应用弹力绷带从远到近缠绕患肢或用弹力袜、弹力袖套是治疗淋巴水肿的基本方法,常与其它方法联合应用。
  ⑸热烘烤:此方法由我国首创,其原理是通过增加局部微循环,增加淋巴液回流;提高局部组织蛋白水解酶活性,使得水肿部位的外渗蛋白质水解、重吸收,减轻局部水肿;增强局部组织细胞免疫功能,防止丹毒发作。临床上有上千例的经验报道,但尚缺乏严格的对比实验证实,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2、药物:
  ⑴抗生素:由于淋巴肿的特殊性,因此抗生素在淋巴水肿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淋巴水肿皮下积聚的组织液与蛋白质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加之淋巴管的不通畅又使免疫功能受损,因此,许多淋巴水肿的病人并发有细菌或真菌感染。反复的感染会破坏淋巴管结构,加重业已存在的水肿。大多数淋巴水肿内的病原菌是β-链球菌,金葡菌较少见。初始治疗可用口服青霉素维钾片,250或500mg每日4次,严重的可用头孢菌素静注治疗。一般来说,抗生素疗程要维持到急性感染的症状体征消失后7-14天。对于那些发作次数比较频繁的,比如一年内发作2-4次以上的,还建议每月口服抗生素治疗7天以减少急性感染的发生。
  ⑵利尿剂:利尿剂对于初始发作的淋巴水肿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慢性的淋巴水肿,作用并不大。有时,严重的淋巴水肿并发有静脉回流受阻时,短期的使用利尿剂可缓解症状。
  ⑶香豆素:香豆素据研究认为可通过激活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影响淋巴液中蛋白质成分的降解平衡,而起到减轻淋巴肿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一类香豆素制剂coumarin因其有肝毒性,在美国并没获得批准。新型的一种黄酮类纯化微粒,商品名爱脉朗,无肝脏毒性,在临床上已有使用来减轻淋巴肿。
  ⑷其它:有学者自淋巴管内灌注类固醇激素、自体淋巴细胞来治疗淋巴水肿,但其作用都不能得到肯定,还要进一步观察证明。
  (二)手术治疗
  淋巴水肿的手术治疗要在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整合包括显微外科、整形外科、普外科、胸外科等多学科技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1、病灶切除术:
  随着淋巴水肿的病程的进展,皮下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进行病灶切除术。此方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后来有多种改良方法出现。其基本原则是将病变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等一并切除,而后进行皮瓣转移缝合。此法创伤大,易发生疤痕挛缩,术后肢体远端可发生水肿,因此,现只用于治疗晚期的淋巴水肿。
  2、吸脂减容术:
  这种方法新兴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借鉴于整形外科的抽脂减肥术发展而来的。原理是认为淋巴水肿的病变是仅出现于皮下组织内,最终导致的是皮下脂肪组织的增生,不涉及到深部组织。应用负压真空泵可以去除增生的脂肪组织,并可清除淋巴液与其生成组织。此法创伤小,对于早期的淋巴水肿尤为适用,现渐已在临床推广应用。
  3、自体淋巴管移植或淋巴管静脉吻合:
  为最终治愈淋巴水肿,需要重建淋巴回流通道。多年来,外科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发展了两种较为成熟的办法:一种是应用自体淋巴管作桥接,另一种是将淋巴管与静脉作吻合。前者优点是淋巴管间吻合组织同源,而且不存在有淋巴液与血液之间的压力差问题,但其缺点是取得是另一侧肢体的淋巴管,有使其继发淋巴水肿之可能。后者是在显微镜下,将多支淋巴管下小静脉行端端吻合,较为常用,但应注意防止血液倒流,吻合口血栓形成堵塞等,此法术后的管理较为重要。
  4、胸导管探查术
  对于一类乳糜返流引起的淋巴水肿,有时要进行胸导管或腹膜后的淋巴管探查术。此类病人大多数是因胸导管或腹膜后的淋巴管发育异常,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乳糜液倒流至四肢或头面部。探查胸导管或腹膜后淋巴管,或行压迫松解术,或行胸导管与静脉比如颈内静脉、椎静脉吻合,或行腹膜后淋巴管结扎,或行腹膜后淋巴管静脉吻合等。
  总之,肢体的淋巴水肿的治疗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方法,血管外科医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国内有的医院成立了血管淋巴外科中心,收治此类病人。但因淋巴水肿诊治较为困难,治疗的疗程长,有时效果不那么令人满意,还需要临床医生不断努力提高诊治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