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住院琐记
发布时间:2013-09-05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住院琐记

  2012年10月起,一个多月里,内人“肚子痛”了好几次。11月3日那次痛得“死去活来”,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想起妻的辛劳与诸多好,于是在博上发了《妻的那些事》。
  妻最终因难忍的病痛住进了县医院,11月20日又转到省城医大附一医院动手术,11月30日出院。
  2009年春节前后,自己也因病住进过附一,作为人生不会常有的经历,当时写了《住院小记》、《“最后的日子”》,这次也写点吧!

痛与不痛

  2012年11月10日,老D约上敝人和阿九及醉壶上梅岩尖。当晚10点,妻子在老家“肚子”又出现剧痛,翌日凌晨1点多,她打手机给我,一种不安让我立马叫上儿子,租辆“的士”赶回家把她接到县医院住院部,其时已是凌晨3点多。
  妻早前胃部就常痛,都以为是胃炎引起的。这次疼痛发作,先在老家乡下卫生院吊了三四天瓶不见好,10月30日到县医院作了胃镜检查,还是当胃炎治。直到11月3日再次疼痛来县医院,医生觉察到可能另有问题,作了B超,才断定是胆囊结石。
  尔后,妻又反复痛了几次,决定到省城医院作胆囊微创切除手术。
  难忍的病痛是要命的,一个人哪经得起它折腾?暑期,老家一位得癌症族亲,疼得生不如死,一次哄走家人想切腕动脉自杀啊!
  于是有时会想,身体有病变若能“不痛”多好啊!
  可是,深入想想,“不痛”后果却更严重、更可怕!从医学角度看,“痛”是保护性的条件反射,“痛”是一种“报警”!不然,无论啥病,都会拖到“无药可治”、“无法可施”时才发现。
  正是反复的痛,找到妻的病源,“坏事变成好事” !

病房,是一个小社会

  11月16日,经熟人联系,到附一医院肝胆胰科(在外科综合楼13层)开了住院通知单,准备做“微创”手术,但因病床已满,得先在家里等待。其间,11月18日下午2点,妻腹部又痛了一次,上县医院门诊部挂瓶,晚上回家。直到11月20日上午,附一那边来电话说有床位了,其时往福州的路段正举行“国际自行车赛”,被封闭。待午后赶到省城时,床位又被别人抢先了,当晚在福州打工的亲戚租房里过夜,第二天到医院做手术术前常规检查,下午即有16号床位空出,入院还算没费太大周折。
  “附一”病房的设备条件,比本县医院好多了。我们县医院大楼盖好后,条件会大大改观吧!当然,更期盼“软件”部份(如服务的态度、医术、卫生条件)更上一层楼,让病人称心、放心!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病房里的人是不断更新的。
  妻住的病房从门口到窗口,排着13—16号四个床位。
  13床林先生,39岁,查出肝癌晚期,已无法做手术了。听说,原先发现不适不太在意,忙着打理生意,终于误了最佳治疗时期。23日下午,他不甘心就此了结,转到其他医院试试。
  人人都得注意呵:往往平时不在意,把身体拖出大病的。
  妻的隔壁床(15号)姓郑,看过去像个小青年,是闽东一个山区县转来的,从福州到他们那里走一段高速还得花三个多钟头。他原是肠梗阻,因不太严重,只做检查没动手术。他父亲说,这孩子28岁了,出来工作已五年,去年结婚,有了一个孩子。我说:“还真看不出!”父亲笑笑:“在我面前,孩子长不大啊!”
  14床的陈先生63岁,来自福州的一个郊县(市),一个女儿住在福州,天天来陪伴。陈先生的妻子,刚在这边动过“胆囊切除”微创手术,刚做完一天就让她出院。想不到几天后,她好了,丈夫又住了进来(因伤口有点感染常住下来),成了他的陪护。
  陈先生的女儿很健谈,知15床的小郑在某部门工作,说:“要是在我们那里,你早发了,住一次院就可能“进贡”几十万。我们那里,有权的好多都有别墅,一套千万不算稀奇。”又说:“在老家,有了钱就盖别墅,年轻人都在外面打拼,房子空着还得出钱顾人看守;有的只有老头在家,你们那个县乡下常有三十来岁、五十边的女的来当保姆;为了多赚点钱还有陪睡的,丈夫也来来往往,一家子来住几天的也有。”
  陈先生的一个外孙也常来看他,有了孩子,病房就有了生气。一次陈先生对小外孙说:“你回家敢把爷爷拌倒吗?如果敢,我看200元给你!”说得沉闷的病房里嘻嘻哈哈的。在玩笑中,这小孩嘴里不时有“脑子进水啦”、“二百五”之类大人的俗语。问他:“什么是‘二百五’”?他说:“反正是骂人的话!”
  23日,得肝癌的林先生转院后,从12层转来一位李先生,55岁,他是漳州平和人。我问为什么不在漳、厦那边求医?他说,“附一”这边医术好,算是慕名来的吧!李说,我明天还得新做检查。闲谈中,他还扯到在漳州一家不大的医院,承包收医疗废弃物(包装箱,吊瓶软袋、管,报纸,塑料瓶等),一年可赚30万。又说现在我们那边种荔枝、龙眼赚不了钱,一方面栽的人多了,另一方面吃荔枝、龙眼容易“上火”糖份高,人们少吃了!
  15床小郑出院后,马上住进来的是一位女性,莆仙人,在龙岩做生意,因“附一”有熟人,所以很快就转进来。中国还是“人情社会”,有熟人好办事不奇怪。
  妻21日傍晚入病房后,本来第二天就动手术,已签了“手术同意书”,后根据检查单,肝功中转氨酶没达标,医生决定先治疗。
  对病人负责,即是医风、医德。
  妻27日复查转氨酶达标后,28日安排手术。
  等待中……
  28日下午2点左右妻进手术室,家属只能在外面等待。手术前先要全麻(醉),麻醉师通知病人家属到约谈室签“同意书”。我们实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作判断,只能相信医生,很快签下“同意全麻醉”,再划下名字。
  虽然,已被告知“微创”手术不大,但我们等待中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凡事都有意外,不然医院要家属签“同意书”干啥?“动刀子”毕竟是不得已的事!
  在着急等待中,也见过有人偏偏自愿选择“挨刀子”。一位年轻的女人,一个人进去,两个人出来。先出来的一个由护士抱着,让家属看看有否“小鸡鸡”;不一会儿,另一个人躺着出来由亲属拥回产房。
  等待是无聊的。
  儿媳打破沉默,说了一个他祖父的故事:一次阿公来福州,他不相信别人谈的城里“扒手”的利害,特地拿张50元币放在上衣口袋去乘公交,下车时一摸50元没了,他一脸疑惑,说:“我还特别小心点,真不知何时‘飞了’!”
  小舅子接着说:“有一个在福州打工的,把赚的五千元放在内衣袋中。天下着雨,过马路时,有一女人打着伞遮着他一起过。回到家里,他夸城里人真有礼貌,可是一摸口袋子,钱没了!”
  一边说一边笑,打破了等待的深闷。
  其间,小舅子还说了刚听到的事:“某某(注:曾是我的学生,在外承包工程)被抓了 !听说是送钱到某单位某领导,结果钱上交了,上头下来查处!”因是熟人,我们听了都唏嘘不已。看来,钱不是能乱送的!
  3点多,妻被切除的胆囊拿出来让我们过目,用手捏捏,囊里确有不少硬硬的结石。4点,妻从手术室推出来,人还未全醒,说话声音低微,说:“痛!口干!”
  总算平安出来了!平安就好!

电梯间的故事

  住高层免不了要与电梯打交道,因此也接触了这小小的空间挤出的故事。
  住院那天,刚坐电梯就碰上一位女孩与医院保安打电话:“我在入口处用了一下手机,上了楼发现口袋手机不见了,能否把探头录像调出来看一下?”
  我听了,做了两个动作,一用手摸了摸口袋,二抬头看看探头究竟装在哪!(十之八九也被探头探了。)
  一次外出吃早点,回来再上电梯时,平时9、13、17、21、25层有停的这门电梯不开了。听大家议论说:起先有一位探病的家属,把按开关的女工打了,所以这门电梯停开了。原因是“打人的”要在12层停,管理员说这门电梯12层不停,到13层后再走下来吧!结果“打人的”女人出手,把“管电梯的”女人打了,脸都抓出血了……
  又一次从13楼下来,电梯到9层楼停下时挤进几个人,把一位年轻女士带的孩子挤了,她用力推了面前的一位男士。
  男的看了女的一眼说:“你这个女人怎么都不会温柔一点?”
  女的瞪了男的一眼:“你算个什么,谁跟你温柔?”
  电梯间的人都被他们逗乐了。

“红包”的纠结

  20日,我们暂借住在亲戚那里时,就听到“红包”的事。
  晚餐上有一人谈到他们乡间一位在某县城当医生的,除了两个人(一位是医生的亲叔)其他的要他做手术的,全收“红包”。令我惊讶的是,这与我2009年在附一住院时,听到那位索要“红包”却把病人送上西天的,竟是同一个人。那次,我写了《良心咋治?》
  钱是个好东西,没有怕钱多的。因此,社会上就有了“送钱”与“收钱”的潜规则。
  医院当然不是真空,虽然明文规定医院职工不准收受和索要钱物,但那只是字面上的东西,实际的操作中是不是这么回事不得而知。
  病人家属总希望花钱买个放心与方便,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妻要动手术,这“红包”究竟要不要包?当小学老师的儿媳说,应当不要吧,医生把手术做好,正像老师总希望把自己的学生教好一样;从台湾赶回来的女儿也说,“在台湾医院,好像没这方面顾虑。”
  问了其他人,还拿不定主意。要送,一大班医生来来往往,该送谁?怎么送法?不送,又总觉得人情上说不过去,别人送而自己不送,会被冷落吗?向来不善人际交往的我,真是一个纠结!
  直到决定动手术那天(28日)早上查房后,我才拨通接受妻入院的翁山耕副主任,报了妻的姓名,问:“翁主任,这手术是您做吗?”他说:“是啊!”我说:“您能否出来一下!”他当然知道这意味什么,说:“不必了,我们会做好,你尽管放心!”
  “纠结”算打开了,心头一阵轻松。
  或许,真有人(其中,往往不缺钱)苦于没人送红包,可也不尽然啊!
  有人却苦于不知怎么送,我算一个。
  直到妻办出院手续,从医嘱签名才知道妻的“主治医师”是林春忠医生。
  由于平时自己爱动笔墨,所以妻住院期间比常人多作了点观察,附一外科13楼可算上病人温馨的家。动手术前,魏林真护士特地安慰妻说:“不要紧张,只不过进去睡一觉罢了。我刚做过剖腹产,还做过阑尾炎手术切除呢!”打扫病房的工人也非常负责,一天打扫两次,床、窗台、卫生间都擦洗的很干净,护士也经常提醒家属把东西收拾好入柜,不让乱放。
  病房里的病人及其家属也互相帮忙,互相安慰鼓励。
  妻手术后恢复的不错,我们谨对翁山耕副主任、林春忠医生和所有忠于职守的医护人员诚挚道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