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父亲的“芯”
发布时间:2014-07-23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父亲的“芯”

  也许只有到了为子女当牛做马的年纪,人才特别能体会父母二字的千金分量。
  今天,6月15日,马年的父亲节,我人生中的第45个父亲节。
  如常,五点起床晨练。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被清洌的晨风翻起,如熟悉的气息沁入肺腑。回到家里的台灯下,想为操心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写点什么,一时竟无语,而父亲伏案笔耕的身影却反复浮现在眼前。
  父母共养育了我们四个孩子,我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两个事业单位的职工,得养活六张嘴,家里经济捉襟见肘。为了赚些稿费补贴家用,那段日子父亲每天爬格子到深夜。时常我一觉醒来,就看到父亲在灯下一只手捏着后颈,来回吃力地摇着脖子。台灯被压得很低,宛如父亲越来越弯曲的身板。而我总在窸窣的翻页声里再度睡去,就像那些躺在灯光下的文字,万物俱寂中,感受着和祥温暖。然而不管工作到多晚,第二清晨六点半,父亲一定准时把我和弟弟叫醒,带着我们跑步,迎着朝阳开始新的一天。
  说到晨练,算是父亲留给我们的传家宝。事情还得从我读小学那时说起。我自幼体弱多病,6岁那年冬天,得了麻疹,合并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急。那时,妈妈要上班和照顾年幼的弟弟,在医院陪护我的任务就全落到父亲一个人身上。住院的二十天里,不管刮风下雨、工作多累多忙,父亲总是每天一下班就来陪我,询病情,喂汤水,讲故事,忙前忙后,不厌其烦,病房里所有的地方都留下了父亲不知疲倦的身影。出院那天,刚下过一场雪,天寒透骨。我大病初愈,尽管穿着厚重的棉衣,还是直打哆嗦。母亲用小毛毯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父亲则负责背着我这个“小球”回家。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深一脚,浅一脚……。父亲的气息越来越重,身体也不由得开始颤抖。半路上,他对我说“英子,你先下来一会,爸爸有……有点累了。”我从父亲背上滑下来,总是站不稳,迫不及待地嚷着“爸爸,我脚没力气”。父亲蹙眉深吸一口气,踉跄着又把我背上去。瘦削的肩头,晃动的身榜,头上蒸腾的汗气,贴在心窝里暖暖的体温,我在父亲背上稳稳地睡起来。后来,得知父亲那会儿正得着胃病,我难过得几欲落泪,心想那天自己真不该那样娇气。
  为了增强体质,从那以后,在父亲的带动督促下,我们就开始了晨练。在读卫校的时候,我又参加了篮球队、武术队,现在还学会了健身操、经络操,八段锦。每天锻炼半小时,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体质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至今参加工作27年,我几乎没有请过什么病假。“注意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年父亲的殷殷叮嘱,早化作了我几十年晨练的不懈脚步,也成了我对孩子苦口婆心的唠叨,也许孩子有一天会明白。会的,不是吗?
  相比于对家庭的克己坚忍,和对我们锻炼身体的严格要求,父亲在学业上,给予更多的是包容的关照和鼓励。1984年我初中毕业,成绩不错,但父亲担心我上高中,学业压力过大,就支持我选择了卫校。记得父亲将重重的行李背进的宿舍,全程陪我办完入学手续后才离开。忘不了父亲离去时一再的娓娓叮咛,忘不了父亲跨出校门那笨拙的挥手,忘不了父亲渐渐远去前那漫长的转身。那一刻,一切静止凝固,涌动的只有我的泪。是啊,别人在乎的是你飞得有多高,只有父母在乎你飞得有多累。没了父母严厉的督学,我反而迸发出学习的热忱,自学了新闻专业大专课程,通过了护理大专、本科段自考。弟弟妹妹也都学有所成,安身立命。父亲的教育,像一湾温润的湖水,没有急功近利的波澜,没有光宗耀祖的浮萍,没有恨铁不成钢的漩涡,永远闪烁着平和而温暖的光芒。
  而今,我们四个孩子也都成家立业,各守一方,大弟弟在北京,小弟弟在南宁,妈妈在香港,我在福州。年逾古稀的双亲不但从未要求哪个孩子留在身边共享天伦,反倒是象候鸟一般,只要哪个孩子有需要,就背着行李去帮谁,从不给任何一个孩子增添负担。对于我们时而记起的问候,父亲总是说“都好,没事,安心工作。”前些日子,父亲和母亲又拉着行李,背着大大的双肩包,踏上南宁的旅程。似乎这一辈子,父亲一直在路上,或背着深夜的清辉,或背着黎明朝霞,或背着患病的我,或背着子女远足的行李,如同一只不休不眠的蜡烛,把年轮化都作了光芒,任青春越烧越短,却独自掩藏沸腾的烛泪——这就是父亲,伟大而无言的“芯”!
  今天是父亲节,分隔两地,不能陪父亲一起过,在此祝愿父亲节日快乐,祝天下的父母亲身体健康、恩爱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