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5-11-30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大会现场

  2015年9月24-26日,由我院联合主办的第6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会议邀请我国高血压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高血压基础和临床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全国6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开幕式由谢良地教授主持。中华高血压杂志主编胡大一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林建华教授和福建省医学会阮孟源秘书长分别致辞,对前来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胡教授指出,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防控已上升到联合国世纪发展的战略层面。高血压已成为慢性疾病中导致致死率、致残率增加的最重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因此研究我国高血压、慢性疾病的防控策略对落实WHO提出的2025年全球慢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减少25%的阶段目标(25×25目标)有重要的意义。要实现25×25目标,必须结合我国实际,从体制、机制和模式上进行探索,调整医药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向预防为主的转变;走出单纯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社会与心理因素;不仅重视药物、支架与手术刀,更要重视其源头即不健康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在我国实现25×25目标,对于实现中国健康梦至关重要。
  本次武夷论坛共设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靶器官保护、指南与实践)、高血压大时代、基础及管理论坛等分会场,讲座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临床指导意义。来自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位专家教授就高血压指南修订及临床实践,高血压的遗传与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诊疗、管理、靶器官保护,血压测量技术,特殊类型、特殊人群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及诊治等相关专题做了精彩的报告。
  目前循证医学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在临床实践中,除了参考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相关指南外,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学。北京安贞医院刘梅颜教授带来的“精神压力引起心脏损伤”的案例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杨天伦教授带来的“相对高血压”的案例,重新审视了临床实践中重视患者的主诉与症状、重视病史采集的重要性。宁波市第二医院江隆福教授在题为“做医生需要修行、敬畏与面对”的报告中也提到,“病人的不适,病人的主诉才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需要我们去面对的问题”,“要关心患者的真实感受与需求”,“重视医学基本功视触叩听”。
  基层(社区和乡村)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各地都在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来自上海瑞金医院的朱鼎良教授分享了上海闵行区高血压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其他基层社区开展高血压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高血压治疗中,难治性高血压是一个难点,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红卫教授认为难治性高血压确实存在。北京协和医院严晓伟教授认为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应尽量排除导致血压控制不良的因素,如患者依从性差、医生惰性、盐敏感、血压测量、精神压力、肥胖状态、服用其他药物影响及某些继发性高血压。那么真正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的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阜外医院的蒋雄京教授就此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在临床高血压患者的诊疗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诊室血压,还要关注患者的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上海瑞金医院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李燕教授做了《高血压诊断的血压测量策略》学术报告,李教授认为24 h血压、诊室外的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更加密切相关,可以提高高血压的诊断。而对于特殊的患者,不仅要测量坐位血压,有时还需要测量立位和卧位血压。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牟建军教授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苏海教授分别关注了诊室外血压测量及坐位-卧位-立位血压测量的话题。而来自阜外医院的陈伟伟教授则从血压即时波动的角度探索了血压测量的取值问题。陈教授认为,通过信息化技术,取稳定血压值(多次测量取波动幅度最小的2次血压值计算平均值)能最大幅度地减少血压波动,更好地评估个体的血压值水平。福州市第二医院林绍彬教授认为家庭血压、动态血压何时用哪种药,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在高血压靶器官保护方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田刚教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商黔惠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红教授分别就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高盐诱导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降压治疗与高血压肾脏保护等方面的主题进行了报告。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黎旭教授做了《贝尼地平(元治)在心内科的治疗地位》学术报告,认为长期用贝尼地平能让患者肾脏获益;谢良地教授总结:贝尼地平“出入平安”,能很好地保护心脑肾血管。在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方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洛沙教授对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高血压学会联合发布的“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治疗的科学声明”进行了深入解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卢新政教授对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中的争议与误区进行了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立勇教授介绍了糖尿病指南的变迁。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林海龙教授认为降压要注意个体情况,不是越低越好,体内不缺血时血压是越低越好,在个体上要基本达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林金秀教授做了《强化降压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发生的风险》学术报告;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曾春雨教授做了《高血压防治阵线前移:宫内不良因素刺激与子代高血压的关系》学术报告,曾教授认为除天气外,父亲对子代高血压的影响也很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蔡军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秉贤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平进教授分别在高血压的新易感基因L3MBTL4、同型半胱氨酸和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方面结合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报。
  此外,多位专家就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的精彩的演讲和激烈的讨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罗莉博士就脂联素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影响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指出干细胞与基因联合治疗能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该结果表明干细胞与基因联合治疗可以作为肺动脉高压的一个新的治疗策略。北京大学心血管所的郑乐民教授以高密度脂蛋白(HDL),膜联蛋白A1(ANXA1)和内皮功能为题为与会者作了精彩的报告,提出HDL和载脂蛋白(Apo)A1抑制炎症的新机制,并总结了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状态下脂质代谢研究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钟久昌教授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进行了讲解,指出在有动脉粥样硬化倾向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中敲除了ACE2基因后小鼠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和不良心脑肾损伤,并且指出ACE2 可以作为心肾保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中国香港大学麻醉学系的夏正远教授以高血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加重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机制和治疗挑战为题,就氧化损伤在MIRI中的作用、防治MIRI的当前策略: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糖尿病和(或)高血压增强氧化应激和加重MIRI:治疗挑战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学者特聘教授胡清华以野百合碱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分子靶点为题,提出了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新机制等。
  会议期间,专家们各抒已见,学术交流气氛活跃,纷纷为高血压防治工作奉献一已之力。26日闭幕式上,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015年度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我院干部病房蔡晓琪的论文《高血压患者超负荷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周菲的论文《瑞舒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肠系膜动脉血管结构和舒张功能的影响》分获二、三等奖。
  本届大会是团结、和谐的大会,是承上启下、进取创新的大会。大会充分展示了我国多年来高血压专业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以高峰论坛、专家讲座、病例讨论、竞赛与辩论等多种形式就高血压各种临床诊疗相关问题及前沿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提高我国高血压专业领域的整体诊疗水平,促进本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谢良地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华高血压杂志主编胡大一教授致辞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我院院长林建华教授致辞              福建省医学会阮孟源秘书长致辞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我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武夷高血压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杨立勇教授介绍了糖尿病指南的变迁            林金秀教授做了《强化降压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发生
                                           的风险》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