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归  来
发布时间:2015-12-28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归  来

                             熟悉的空间变换的面容
                             美好的过往温暖的记忆
                             人生的相遇缘份的释义
                             留下与离开无悔的选择
                             成长的历程挫折与繁华
                             回忆里却有共同的足迹……

  人间四月天的清晨,江城武汉乍暖还寒。我拎着简单的行李,赶往久违的母校——同济医科大学。走在校园里,花木的清香夹杂着春泥的味道在空气中,一种沁人心脾的气息从鼻尖直入心房。正是春暖花开之际,校园里美不胜收的春景和着朝阳,应着鸟语在每一个清晨带给人们朝气与希望。新建的学生宿舍区里充斥着各种社团活动展台和五颜六色的海报,让我这个老校友倍感新鲜。走廊里男生寝室特有的味道,还有房间里的高低床,却一下子把我这个“老学生”的思绪拉回到了从前。现在嘈杂而忙碌的生活,让人时刻会感叹岁月的无情与世间的悲凉,原以为在各种经历中内心已足够坚强,但在入校这一瞬间却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简单休整后,就到隔壁的同济医院进修办公室办理了相关手续,开始了我重回母校的进修生活。
  来到武汉前十天,我终于完成了漫长而曲折的调动手续,再次回到了福建这块熟悉的土地上。八年前,我从海外以高层次人才的身份被引进到福建医科大学康复系,相继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并于次年当选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第八届委员会 委员,成为那一届最年轻的全国委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离开福建被引进到广州南方医院从事骨科研究工作。当我再以I类人才的身份引进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已是整整五年之后了。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捧着离开福建时康复系学生给我的留言册,耳边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也许福建的康复是我前世的约定!看来一切终敌不过时光,穿越时光隧道最终停驻于记忆深处的,都是一些美好的回忆!回到福建、回归康复,只是拥有更多的学术积累:以第一/通信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述评、论著和综述25篇(其中JCR一区5篇,二区8篇)、受聘为包含SCI收录杂志5种国际期刊编委以及15种国际知名期刊特邀审稿专家。
  为更好地回归康复,我选择了回炉同济。回到同济康复科,我有如游子归家。这里是国内最早成立、也是目前国内实力最强的康复科之一。当年的我们,作为国内最早的康复本科班学员,在这里接受了正规的康复教育与培训。重回同济,当年的老师们对我这个“老学生”亦师亦友亦同行。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有分享学科发展、科室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更为有幸的是,机缘使我参与了今年同济医院康复专业研究生的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让我与老师们进行了一次直接的学术对话。而我这个特别的学生,除了认真做好一个谦卑的学生,感受“温故而知新”,更多地是思考未来:构建学科发展蓝图、规划学科发展方向、探寻学术合作之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直是我不变的追求。
  回到福建、回归康复、回炉同济。一切好似回到了原点,然而高度已然不同。时光的点唱机,驻足于熟悉的频率,远去的岁月恍如昨天,在眼前又一次轻轻浮现。那一年的7月,青春年少的我带着“康复梦”意气风发地走出校园;25年后今天,又是这个季节,我将再一次走出母校校园,续写我的“康复梦”,只是这一次,充满信心、怀揣理想、肩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