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引发媒体广泛关注的一例稀有血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抢救中,内镜中心团队和消化内科团队反应迅速、抢救有序,在患者持续大呕血、命悬一线的情况下,仅用10余分钟就在急诊科抢救室完成了急诊床边内镜下止血,为后续治疗的成功奠定了关键基础。
消化道出血是十分常见的消化道急症,即使在医疗条件完备的机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仍有很高的死亡率。近年来,我院内镜中心在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止血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通过与实力雄厚的肝病中心合作,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治疗方面已居省内领先、华东前列。然而,限于人力和设备等一些原因,以往很多止血治疗需要在内镜操作室进行,在病人转运、医生抢救措施实施等环节存在诸多不便,不利于急症患者的及时治疗。
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我院内镜中心在王承党主任、潘玉凤护士长的带领下,优化医护人员调配、添置相关设备,群策群力,积极开展急诊床边内镜治疗。近半年来,急诊床边治疗数量较前成倍增长趋势,工作量明显增大,但内镜团队团结一致、不计较辛苦,从最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需要出发,从最有利于患者利益的角度出发,不推诿、有担当,与临床科室密切合作,大大方便了急重症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保障了患者安全。为了节省抢时间,大多数时候医护人员都身兼内镜专家和搬运工两职,自己推上笨重的机器满院跑。在和生命赛跑的急救治疗中,一批年轻的主治医师也得到了充分煅炼,迅速成长为内镜止血治疗的新生力量。
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内镜中心也高度重视通过技术引进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在近期的急诊止血治疗中,一种名为“OTSC金属夹闭合系统”的内镜新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OTSC(Over The Scope Clip system)是一种耙状金属夹,它将记忆合金制成的耙状夹预先张开并嵌于特制外盖上,外盖套在内窥镜的镜头外侧,施放时旋转手柄转轮,经传输线将金属夹从外盖上施放,金属夹脱离后立即恢复预设位置并“咬合组织”达到治疗效果。与普通的钛夹相比,OTSC系统张开角度更宽、抓取组织更多,且咬合力更大,能有效地闭合出血部位。在止血领域,特别适合以往需要外科手术的消化道恒径动脉大出血的内镜微创治疗。作为我省首批引进该设备的医院之一,我院的应用例数在省内亦居前列,不但用于止血,还有封闭消化道瘘口、穿孔的成功经验。
一手引进技术,一手自主创新。内镜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镜新设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继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套扎器连接结构”进入产品化阶段之后,发明人庄则豪主任医师与内镜团队继续总结急诊内镜止血经验,开发了改良胃管辅助吸引技术,大大提升了内镜止血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新发明的“一种附于胃肠内窥镜使用的一次性防堵吸引管”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引起生产企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