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0日是第11个世界肾脏病日,我院儿科举办了以“肾脏健康,从娃娃抓起”为主题的义诊咨询活动,来自儿科的小儿肾病专家陈宁主任医师、邵巧燕主治医师、刘俊红医师及陈影主管护师等现场坐诊宣教,旨在提高公众对儿童肾脏病的重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义诊现场,有许多家长携孩子前来咨询,其中最小的患儿只有数月大。来自南平的老林带着自己11岁的儿子早早就在现场等候。原来,半个月前老林发现儿子小便呈红色血样,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小孩得了“肾炎”,这可把老林急坏了。陈宁主任医师详细询问了小孩的病史并查看了相关检查单,耐心地跟老林解释,他孩子得的是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是肾脏病中较常见的一中,如果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愈后还是很好的。陈宁 主任还细心叮嘱老林要注意小孩的休息和随访,若不及时正规地治疗,将有可能转为慢性,必须予以重视。
在义诊现场,还有不少儿童患有类似的疾病,专家们耐心接待前来咨询的每一位患儿家属,详细讲解病情并答疑解惑,尽力提供具体的健康指导。专家提醒: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小便颜色及量,若出现茶色尿,洗肉水样尿,尿中泡沫较多不易消退,或尿频、尿急,一定警惕是否有肾脏疾病。另外一些轻微的体征也不能忽视,如晨起眼睑浮肿、孩子食欲差、瘦小,易疲劳、不愿活动等,需到正规医院进行尿常规、泌尿系彩超检查,发现异常要及时干预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医务人员每一句解答和关怀,都像春风般温暖着家长们的心。
陈宁医生义诊后表示:我国目前约有200多万肾脏病患儿,年龄跨度大,每年青少年肾病患者的数量还在以13%的速度快速增加。如今,肾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疾病。早期肾脏病临床表现不太明显,所以肾脏病又被称为“沉默杀手”。患儿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后期就有可能发展成尿毒症,需要进行透析和移植治疗,不仅自身要经受病痛的折磨,其家庭也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对青少年肾病患者的早期预防、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先天性肾脏发育畸形发生率逐年升高。患者中,像输尿管扩张、肾积水,肾脏畸形,反复泌尿系感染的不在少数。人体中有双侧肾,有很强的代偿功能,肾脏畸形,早期无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严重肾损害,加重肾结构破坏,造成肾功能不全,肾衰竭,进入终末期肾,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只能选择肾替代治疗,甚至死亡。这部分病人如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能保持或改善一部分肾功能。泌尿系彩超可显示肾脏大小,形态结构,肾脏及周围组织结构、病变,具有无创性,检查方便迅速。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定期随防是关键。先天性肾脏病发生率增高,儿童体检建议增加尿常规和必尿系统彩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