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闽南75岁阿婆突发脑梗塞,看附一专家如何帮她化险为夷
发布时间:2017-05-08 12:00    文章来源: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系统    摄影:
分享到: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闽南75岁阿婆突发脑梗塞,看附一专家如何帮她化险为夷

  急性脑梗塞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病人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在治疗上有许多谨慎用药的情况,加之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并症,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及时地治疗。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闽南75岁阿婆突发脑梗塞,看附一专家如何帮她化险为夷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闽南75岁阿婆突发脑梗塞,看附一专家如何帮她化险为夷


        林仕芳主任到ICU查看患者张阿婆治疗后康复情况      治疗后张阿婆康复后可正常行走

  近日,一位75岁的张阿婆突发左边胳膊和左腿无力而瘫倒家中,被家人及时发现后紧急送往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闽南医院-泉州市泉港区医院医疗联合体治疗。经急诊CT检查排除了患者脑出血的可能,随后医生为其做了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和电解质的急查。接诊医生林仕芳主任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确诊张阿婆属于脑梗塞,并决定为阿婆予以溶栓治疗。在充分告知患者家属静脉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可能出现的危险后,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由林主任为张阿婆进行及时的静脉溶栓治疗。在溶栓过程中,医疗组特别注意对患者头颅的保护,尽力降低脑血管再损伤的可能,同时加强口腔、呼吸道、皮肤的护理,并严密观察患者心电、血压、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等情况。最后,75岁阿婆溶栓治疗顺利完成,老人得以脱险。
  据了解,入院时,张阿婆的左手肌肉不能收缩,左腿仅能做微弱的肌肉收缩,但无法抬起,更是无法行走,经溶栓治疗后十小时进行了再次评估,患者左边胳膊和腿就能轻松抬起来了。经过两天观察,患者生命征稳定,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无出血倾向,可以独立下床行走,肌力基本复原,顺利转出重症医学科。阿婆和家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一发现我妈有中风的症状,就立刻送她来医院,幸亏我们的反应够快,医生及时采取了溶栓治疗,妈妈的瘫痪才得以这么快恢复了。”张阿婆的孩子们庆幸地说到。
  据林仕芳副主任医师介绍:“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脑梗塞的可能: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或语言理解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头晕、眩晕伴恶心、呕吐等。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任何一个或多个症状时,应当立即拨打‘120’或及时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同时需要记下患者发病的时间,为患者赢得有效治疗时间。”
  由于溶栓治疗知晓率低,加上溶栓的“时间窗”很短,要在发病3至4.5小时内用上溶栓药才有效,有严格的治疗时间窗,同时要求医院具备快速的神经急诊、CT或核磁共振,检验科的绿色通道以及溶栓药物。据统计,目前错失最佳治疗时间的患者很多,脑梗塞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脑梗塞的及时治疗是可以达到极佳的治愈效果的,其中溶栓治疗法便是一种使得闭塞的脑血管再通,确保患者早期恢复,最大限度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极佳治疗手段。75岁的张阿婆系首例在泉港当地就可以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这得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泉港区人民政府联合办医组建省内首家融合性医联体的创举,使得省属三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和高级专家资源下沉到了基层,让泉港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得到附一医院本部专家及时、优质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