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亭院区 > 大众版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泉港总医院完成泉港地区首例寰枢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多节段颈椎手术
发布时间:2021-12-08 09:43    文章来源:骨科    转载来源:    供稿部门:   作者:骨科    摄影:
分享到: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泉港总医院完成泉港地区首例寰枢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多节段颈椎手术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骨科朱希田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完成泉港地区首例寰枢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采用联合前后入路术式成功救治一例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椎后脱位合并颈椎多节段骨折、颈椎间盘突出、颈脊髓损伤患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该手术的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体现了我院骨科在复杂高位颈椎手术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男子不慎摔伤,不尽早手术或致高位截瘫

患者刘某某今年50岁,因不慎摔伤导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并伴有双侧上肢无力、麻木,到泉港总医院做了急诊颈椎CT检查,报告为“枢椎齿状突骨折伴寰椎椎体后脱位”,随即收入院治疗。

入院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派脊柱外科专家朱希田副主任医师立即查看了患者的病情,考虑患者枢椎齿状突骨折伴寰椎后脱位致高位颈脊髓损伤可能性较大,如果不尽早手术,将引起颈脊髓损伤继续加重,并可导致高位截瘫可能。朱希田副主任医师立即将病情汇报医院领导,开通核磁共振检查绿色通道,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

然而,该项颈椎手术技术难度高,风险较大,尤其是高位寰枢椎骨折脱位手术为脊柱手术的最难区域,该区域为头颅和颈椎的结合部,毗邻高位延髓生命中枢以及椎动脉等脑供血动脉,解剖结构变异较大,稍有不慎,将引起延髓生命中枢损伤或椎动脉损伤,从而导致心脏呼吸功能障碍、严重的四肢瘫痪、甚至死亡。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泉港总医院完成泉港地区首例寰枢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多节段颈椎手术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泉港总医院完成泉港地区首例寰枢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多节段颈椎手术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泉港总医院完成泉港地区首例寰枢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多节段颈椎手术



朱希田副主任医师组织科室医护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决定先予俯卧位行“后入路寰枢椎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再仰卧位行“前入路颈4-5、颈5-6、颈6-7椎间盘切除+颈椎管减压+颈椎椎间植骨融合+颈4-颈7椎体钛板螺钉内固定手术”。

挑战高难度手术,为泉港地区首例

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手术由于难度大、风险高,此前在泉港地区各医院尚未开展该项手术,该例手术病例为泉港地区首例。面对时间短、要求高的挑战,朱希田副主任医师一方面仔细研究阅读患者影像学资料,制定个体化置钉方案,同时积极准备手术相关器械,经过认真充分的术前准备,患者于入院后第3天进行手术。

凭借娴熟的手术技术,医生成功地在复杂的寰枢椎上置入椎弓根螺钉,并将脱位的齿状突骨折和寰椎完全复位,成功实现了精准置钉和完全复位,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在小切口下顺利完成;前路多节段颈椎手术也很顺利,前路+后路手术出血仅100-200ml。术后患者很快恢复清醒,四肢开始活动,术后8小时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便可下地行走,之后各项生活逐渐恢复自理。

术后,手术团队还联系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朱纪婷副主任医师协同会诊,从神经内科方面指导和帮助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锻炼,获得患者及家属好评。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泉港总医院完成泉港地区首例寰枢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多节段颈椎手术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泉港总医院完成泉港地区首例寰枢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多节段颈椎手术



医生介绍

朱希田,骨科学博士,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2008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骨外科学研究生,毕业获骨科博士学位,擅长颈腰椎间盘突出、脊柱畸形、脊柱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椎间孔镜等脊柱内窥镜下、微创通道辅助下脊柱微创外科手术以及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外科矫形手术,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过多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及医学创新课题研究,在SCI和国家级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中华医学会中华外科杂志优秀青年骨科医生奖。